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外贸知识

法国采购专家眼中的中国采购(下)

来源:东莞外贸人才网 时间:2012-01-10 作者:东莞外贸人才网 浏览量:
关注点三:怎样确保中国产品的质量

  当你决定从中国采购商品时,最重要的就是确保产品质量。我们需要设立自己的质量控制机构吗?必须亲自拜访中国厂商吗?为什么你应该实地考察中国的中小企业?支付条款和产品性价比到底有啥关系?

  你可以建立你自己的质量控制团队,这就标志着你的公司是有实力监控往来样品的质量,并且能够解决一切产品质量相关的问题。这一做法确实可以有效保证所购货物质量,使得你的客户不再对你进口货物的质量进行投诉,避免了产品质量问题带来的额外成本。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设立本公司的质量监控机构是一项对于企业未来在中国发展的投资。

  当你看中了一个中国供应商,你应该对其进行实地考察。有些专家可能认为不一定非要亲自过去,只要采购几个样品就可以了。确实,一些大的中国厂商有令人满意的内部质量监督体系以确保产品质量达标。与这些大的供应商合作,你不会遇到太多麻烦。然而他们不能给予你最有竞争力的报价,因为内部质量控制是要消耗金钱的。另外,你合作的这个厂商可能在你本国已经有了合作伙伴。

  所以其实和中国中小企业合作会更好。这些企业需要你明晰的指令,告其你的条件与期望。你不能指望绕过面对面的交流就可以解释清楚你的具体需求与期望。当你正式访问这些中小企业时,你会发现其工厂比你预期的要小,生产能力也不如预期。由于他们不愿意失去订单机会,所以会分包给其他厂商。更重要的是,他们因此不会太关注你的订单,因为你并不是他们的直接客户。如果有厂商把你的订单分包给其他厂商而又未告知你,那就不要与其合作了,免得出现问题。

  对于产品质量问题,你应该找到一种妥协形式,为了避免由于产品品质不符合标准给你造成天大的损失,起初你就应该选择接受报价稍高的厂商。当你和中国厂商谈价时,需要注意中国厂商的人力成本、行政支出和一般运营费用短期内是不会变动的,所以要谈价只有把注意力放在厂商的利润上了。当然厂商也不会做赔本生意。

  中国人基本都是谈判能手,他们知道如何说服你接受其报价的理由。经过几轮谈判之后,当你发现如果他们态度坚决表示接受你的报价厂商就得亏损时,你就不应该再强人所难了,否则问题一定会以其他形式出现,还不如换家供应商。

  关注点四:怎样降低在中国的采购风险

  中国吸引了全世界的采购商,然而在中国选择好的供应商并监测其生产流程是很困难的。

  工厂审核、质量控制和生产监控是在中国生产产品所需要考虑的最主要因素。现在每个人都在谈论中国,谈其所具有的魅力及吸引力,所以大家都跑去中国生产产品了:中国厂商对此也心知肚明。实际上我们很容易在网上找到众多中国供应商,比如阿里巴巴和中国制造网,但要找到好的,也就是完全符合我们所要求的条款的,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网上展示的厂家也要注意。在网上的展示厅里,我们所看到的厂家都比较完美,但实际上有可能并不是这样。所以有必要实地考察一下,最终目的也就是为了确保供应商的可靠性。

  对于一家不太了解中国市场的外国人,想要在中国采购并在期望的交货期内收到完美品质的货品,基本上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很多人就因此落入了陷阱,你的订单量越大就越是要注意风险控制。

  对一家中国厂商审核可以使我们了解到其资质、生产能力、规模和其快速反应能力。

  我们应该着重考察以下几点:
企业创办年限;
企业内部组织结构;
出口许可证和相关认证;
出口经验和主要出口市场;
研发能力;
员工资质;
生产工具与器具/生产线/技术水平;
企业声望/现代化水平/工作条件;
原材料质量/包装品质;
财务水平/盈利能力/销售额;
售后服务与沟通能力……

  在交付货物之前,对于厂商的直接的质量控制环节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中国,哪怕是你有人在工厂对其生产进行监控,其产品也总是不能够满足西方企业的需求。正是因此我们才三令五申地强调对于质量控制的把关。

  中国人有个口头禅叫“Cha Bu Duo”(差不多),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国人对于产品质量的思维模式和态度。

  话外音:这其实对于我们是个委婉的批评,惭愧。

  在货物寄送到之后才发现货物存在品质缺陷,想要再退回去就会变得相当艰难,又耗时又费力还要砸钱。所以需要在合同里加入质量条款以降低采购的数量上和品质上的风险。

  

对与产品的审核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产品名称/货号
重量/数量
生产原料
色彩/图标/标签/品牌
认证证书/标准
知识产权/包装
与样品对比

  这些审核可以减少困扰进口商的生产缺陷,交货延期和产品问题。

  那么对于法国中小企业选择从中国采购,到底能节省多少成本呢?一般来说,好的采购可以节省成本15%-50%。但需要三个必要条件:一个好的合作伙伴,前期审核和质量控制。

  在中国生产和组装产品可以给西方企业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同时打开了通往中国市场和亚洲市场的门户。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亲自来中国采购或寻求专业的采购公司帮助。

  话外音:当我们中国人越来越注意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同时,老外也在努力地理解或者接受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变得中国化。这就是相互融合的过程,也可以叫做一种博弈,最终的结果最好是大家想到一块去,想不到一块就不会有合作。很多中国供应商抱怨订单少,但老外也在抱怨合适的供应商不容易找到。法国人说的不一定对,有些观点可能稍显偏激,但这确实是他们真实的想法,代表了西欧买家的一些看法,我们对此要做到心中有数。其实他们关注的无非就是产品质量、价格和交货期。他们用这个指导如何同咱们中国厂商打交道,我们也可以借此了解一下他们的思维模式,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分享到:
客服服务热线
0769-26622959
9:00-18:00
官方微信

粤公网安备44190002002331号 | 粤ICP备18002970号

未经东莞外贸人才网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东莞市小豌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东莞市莞城地王广场商务中心 电话(Tel):0769-26622959

用微信扫一扫